
【小學概覽】
廣東道官立小學
Canton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廣東道官立小學(英語:Canton Road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是一所官立全日男女校,在油尖旺區,學校地址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178號。廣東道官立小學創辦於1959年,辦學宗旨:致力提供一個愉快及有效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並發揮個人潛能,培養高尚品德,積極裝備自己面對時代的轉變,使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負責任的良好公民。
基本資料
•所屬區域:油尖旺區
•學校地址:九龍尖沙咀廣東道178號
•小一學校網:31
•學校電話:23661530
•學校傳真:23141850
•學校電郵:crgpsinfo@edb.gov.hk
•學校網址:http://www.crgps.edu.hk
學校資料
•學校類別:官立/全日/男女
•校監_校管會主席:康陳翠華女士
•校長:袁藹儀女士
•辦學團體:政府
•創校年份:1959
•宗教:不適用
•其他宗教:undefined
•校訓:undefined
•學校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
•教學語言:中文
•一條龍中學:-
•直屬中學:-
•聯繫中學:伊利沙伯中學、何文田官立中學、 賽馬會官立中學、九龍工業學校
•法團校董會:不適用
•家長教師會:有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1/2022學校全年收費
廣東道官立小學的學費:-,堂費:-,家長教師會費:50,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50 校本管理費,其他收費_費用:-
學校設施
廣東道官立小學的設施:
•校車:有
•保姆車:無
•課室數目:18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1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電腦室、音樂室、視藝室、圖書館、英語活動室等。
•其他學校設施:所有課室均設電腦、投影機及音響系統,學生上課輔以一人一平板電腦。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2020/2021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31
•教師總人數:34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100%
•學士:97%
•碩士_博士或以上:38%
•特殊教育培訓:71%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
•0至4年經驗:3%
•5至9年經驗:9%
•10年經驗或以上:88%
班級結構
2020/2021學年班數:
小一有2班,小二有2班,小三有3班,小四有3班,小五有3班,小六有3班,總數為16班。
2021/2022學年(以教育局在2021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小一有undefined班,小二有2班,小三有2班,小四有3班,小五有3班,小六有3班,總數為13班。
班級教學模式:
本校推行小班教學,透過合作學習及小組互動活動強化學生學習果效。另設有尖子班及輔導班,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提供適切的學習支援。
備註:學校計劃於2025年9月遷校至安達臣道,由2021/2022學年開始暫停招收小一學生。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2
多元學習評估
1. 根據學習目標,訂定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 2. 設有專題研習、說話及聆聽評估等。除一般評估課業外,學生亦需完成閱讀課外書、口頭匯報、閱讀感想等富啟發性及探究性的課業作評估。
分班安排
高年級按學業成績分班。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5日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節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5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15
•午膳開始時間:12:30
•午膳結束時間:13:30
•午膳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
學校十多年來取得由衞生署頒發的「至營學校基本認證」和「優質小食認證」,落實健康飲食政策,並培養學生運動習慣,推行體適能政策。
備註:
-
全方位學習
提供二十多個興趣小組包括合唱團、舞蹈、牧童笛、幼童軍、英語話劇、烹飪、籃球隊、田徑隊、視藝、手工藝、集誦、跳繩、乒乓球、公益少年團及少年警訊等,使同學發揮多元智能。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管理委員會於1999年成立,為學校作出專業領導。學校各行政小組致力透過不同政策支援學生成長。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讓教育局代表、校長、教師、社會人士、家長及校友透過有系統的策劃建立目標,促進學習,並追求卓越。
環保政策: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的環保意識。活動及政策包括:成立環保大使、舉辦校園清潔比賽、「一人一花」栽種活動、課室節約能源比賽、參與校外環保活動如減碳行動等。此外,更帶領學生參觀各環保機構,並借用有關的展板,大力推行各項活動,提升學生對環保的意識。
學校關注事項:
照顧個別差異、培養良好品德、發展教師專業。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善用小班化學習的環境,締造高參與有效學習。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自學能力及批判性思考,提升學習效能。 2. 定期舉辦跨科學習活動,透過主題統合有關知識,引證所學,使學生身體力行,深化學習經歷。 3. 提供全方位學習機會,跳出課室,愉快有效地學習。 4. 推動閱讀風氣,舉辦多元化的兩文三語活動。
關鍵項目的發展:
1.透過成長課、校本輔導活動及特色課(包括生命教育、STEM教育、電子學習等)培育學生多元智能及優良品德。 2.透過多元化的專題研習,擴闊學生視野。 3.建構數碼學習平台,加強網上學習。 4.推行網上學習及閱讀活動,舉辦閱讀獎勵計劃,教授閱讀策略,提升自學能力。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培養學生具備及傳承「廣小人素質」,加強培育學生「守法」及「同理心」等正面價值觀。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具備專業資格的老師及教學助理在課堂進行協作,全面支援個別差異,拔尖補底。 2. 提供多元化學習支援計劃,包括:課後支援、資優培訓等。 3. 舉辦小班學習計劃、小組學業計劃、學童讀寫訓練計劃等。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設立學生支援小組,訂定校本融合教育政策,推廣優質共融教育;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和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個別學習計劃、功課及測考調適、言語治療服務及各類訓練小組等;通過電話、家長講座、家長日及家長問卷等途徑,聽取家長意見,商議學生進展。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本校致力發展校本課程,針對學生的需要設計及調適學習的內容,使學生能有效地學習。 此外,中文、英文、數學及常識科均與大學及教育局課程發展組專家合作進行教育及課程研究,提升教學效能,並達致高水平。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1.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委員會、午膳管理委員會、商業活動監管委員會、家長義工隊伍等,為學校服務,並給予學校寶貴的意見,精益求精。 2. 家教會經常舉辦多元化活動,如親子學習日、家長講座、家長也上學等,通過家長團隊的建立,互相扶持幫助,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培育孩子健康成長。
校風:
1. 榮獲關愛校園榮譽大獎,成功建立關愛文化,學生自尊、自律、尊重他人。 2. 校風淳樸,學生合群友愛,純良受教,師生關係融洽。 3. 定期舉辦家長座談會、生活體驗日及適應課程、升中輔導及選校講座、社交及情緒小組,在課室內外推行朋輩合作學習。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2021-2025學校發展計劃關注事項 1. 深化「廣小人素質」,持續建構學生正向價值觀。 2. 優化學與教策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 3. Growth and Promise學校發展及校舍重置計劃。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向來重視教師發展及培訓,定期安排校本專業培訓、觀課等,冀能促進專業發展,達致互相觀摩及交流,互相欣賞及支援的良好氣氛與文化,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此外,本校亦十分鼓勵教師參與相關課程的進修,自我完善。本校教師活躍於教學研究活動,並得到同業的肯定,多次獲邀擔任專業交流會議及教育局講座的講者,與同業分享成功的經驗。
其他
1. 本校位處九龍市中心,盡佔地利的優勢,無論在交通安排,或是在善用社區資源方面亦十分便捷。 2. 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尊嚴,每個孩子都可成功,每個孩子都可學習。